日本溫泉開發經驗值得國人借鑒
近日,冷空氣席卷北方大部分地區,全國多地迎來大風降溫天氣,北京、長春等城市降下初雪,儼然到了穿秋褲的季節。伴隨天氣逐漸轉冷,老少皆宜的溫泉游急速升溫,成為旅游市場最熱門出游主題之一。那么下面連邦人工溫泉設備的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溫泉開發的那些事兒。
隨著溫泉的大量開發應用,溫泉這一貴族、高端行業越來越多地走進了普通人的生活。然而,盡管我國溫泉的開發利用與日俱增,但是基本上還是停留在沐浴方面,溫泉的使用模式還很單一,使用范圍也比較狹窄,如何更加合理地開發利用溫泉對我國是個新的課題。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溫泉大國,他們是如何開發和利用溫泉的?有哪些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近日,《中國企業報》記者專訪了日本溫泉專家、日本環境地質株式會社董事代表稻垣秀輝。
《中國企業報》:能否簡單地介紹一下日本溫泉的情況?
稻垣秀輝:日本的確是溫泉大國。關于溫泉地的數量,不同的統計數據有不同的說法,據溫泉綜合研究所的統計,日本全國有3085個溫泉地。溫泉水源總數多達27219個,總涌出量每分鐘可達到2588196升,溫泉設施有21292個。
《中國企業報》:日本溫泉是如何開發的?在開發過程中,會注意哪些方面?
稻垣秀輝:日本溫泉開發已經非常成熟。每一家溫泉企業之前都會對溫泉水所含的礦物質檢驗得非常清楚。日本溫泉從泉質上看,有弱堿性單純泉、食鹽泉(氯化鈉泉)、石膏泉(硫酸鈣泉)等約20種;而按照所含礦物質成分濃度排序的話,依次是酸性鹽泉、重碳酸鹽硫酸鹽泉、鹽化物泉、鹽化物重碳酸鹽硫酸鹽泉(混合型)。在檢驗出所有礦物質之后,溫泉企業都會對每個溫泉池各種礦物質的含量作出非常清晰的標明,這樣顧客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溫泉池來盡情享受,比如皮膚不好的,可以選擇含硫磺的溫泉。
除了傳統的沐浴、SPA、按摩等與溫泉有關的項目外,日本溫泉還特別注重配套設施建設。比如建設餐飲、咖啡館、美術館、藝術館、圖書閱覽室等設施,顧客在就餐、參觀、閱讀的同時,還可以享受溫泉帶來的愉悅。
日本在開發溫泉方面已經有了充足的經驗,值得國人去借鑒。